「我不是魚,我不知道魚在想什麼」

選擇性認知

人類應該是所有生物裡,唯一具備精密思考能力的物種。我們從一出生,就不斷接受外界的刺激,透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或旁人的經驗,進而在每個人大腦逐漸形成了一套和外界溝通的既定模式。

有趣的是,正因為每個人都是那麼的不同,當同樣一件事情發生時,我們的大腦就開始選擇性的去接受、解碼對我們有意義的的訊息,導致最後大家的反應都不一樣。

文化的影響

故,所謂「人,生而不同」,本質上就在於我們的想法,或認知,都是那麼的獨一無二。可惜的是,人類畢竟是群居的動物,因此,有「文化」產生:他制約了我們的行為表現,很多時候你想和別人不同,在同樣文化氛圍裡的人卻覺得你是異類。有勇氣的人,願意堅持下去;大部分的人,則選擇最安全的路。

諷刺的是,當堅持理想的人有一天終於成功的時候,或是獲得某方面的自我實現時,原來看輕他的芸芸大眾態度居然180度轉變,儼然另一波新文化風潮為之誕生。

人生是痛苦的

難怪有人說,人生是痛苦的。這是當然的啦,有什麼人可以同時在自我認知和外在標準下過著矛盾、衝擊的生活?勢必要往其中一方傾倒。所以,痛苦的人是所謂有自我思考能力,卻還沒有勇氣突破文化限制的一群人。

他們一方面背負著社會的期許,念好書、找好工作、建立幸福的家;另一方面,卻又不斷在心中急切的呼喊著「自我實現」。因此,總是不斷的掙扎,在別人與自己的眼光中匍匐前進。

真的想太多

某種程度來說,完全不去想的人,真是幸福。按照別人認可的路走,應該就可以平平安安,沒有太大問題。

相反的,那些對自己有一些"期待"的人,就是要透過持續地自我與現實的辯證,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抉擇後,才能找到一條不會令自己後悔的路。世界上沒有面面俱到的事,有捨,就有得;要得到,勢必得先放棄什麼。只要記得,割捨的時候,不要後悔牽掛就好。

還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需要進一步的思考。嗯,我真的想太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n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